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患旅程:确诊不易,青年群体发病率高,普遍焦虑抑郁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周南 文梅 北京报道
重症肌无力(MG),一种任何人都可能后天突然患上的疾病,中青年女性是高发人群,往往潜伏于人的亚健康状态期。作为一种罕见病,其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.68/10万。
随着近年来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,越来越多的重症肌无力药品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,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看到了“病有所医、医有所药,药有所保”的希望。但是这一群体在诊断、治疗、康复等方面依然面临挑战。
中国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典型病患旅程是什么?如何让力量不罕见?
日前,2023重症肌无力国际公益论坛在线上召开。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、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出品的《红皮书:2022中国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报告》(下称“报告”)发布。
,,Telegram群组导航(www.tg88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,飞机群组内容包括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,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报告调研工作自去年1月启动,共收集了有效问卷1020份。通过对26位重症肌无力患者,7位重症肌无力患者家属的访谈和7例医生的深度访谈,报告全面描述了我国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生活质量,总结出中国重症肌无力患者从发病到确诊,再到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的典型病患旅程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、罕见病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实验室负责人董咚对报告进行了解读。
青年群体发病率高,超半数患者曾被误诊
重症肌无力(MG)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症状包括眼睑下垂、复视、四肢无力、吞咽困难、言语不清等,当病情严重时,患者需要用呼吸机辅助呼吸,甚至引发“重症肌无力危象”而危及生命。
报告显示,重症肌无力在青年群体发病率较高,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9.4岁,中位数发病年龄为28岁。1020名受访者中,21-40岁人群占了患者人数的一半以上。其中,21-30岁年龄段发病的人数最多,共320人,占比31.4%;其次是31-40岁的年龄段,共有202名患者,占比19.8%。
而在确诊阶段,受医疗水平限制,重症肌无力患者常被误诊。
在受访患者中,就有595名患者(占比58.3%)曾被误诊。董咚介绍称,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首发症状不一,如受访患者中最常见的初始症状为眼睑下垂,往往去眼科求医。因此,“确诊的关键节点在于是否可以准确定位到神经内科”。
但是即使精准定位到神经内科,也并不意味着就能确诊。“由于国内区域医疗资源水平的不均衡,仍有许多神经内科的医生也不了解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,反而将病人误诊为其他病症。”
评论列表 (0条)